一是深化应急指挥体系建设。推动市、县应急指挥部建设,对各县区应急指挥部基础建设、综合保障制度机制、主平台作用发挥等进行全面验收,市、县应急指挥部基本建成,市、县、乡指挥链路全面贯通。升级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,完善全市“应急管理一张图”,对视频会议系统、监控监测系统、资源调度系统、指挥通信系统全面升级改造,实现灾情趋势综合预判、救援方案智能生成、救援力量智能匹配、救援装备物资自动调配等决策参考,提高应急救援工作效率。
二是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。积极谋划全市总体预案制修订,深入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,全面推进应急预案数字化系统建设,录入市级专项和部门预案46个,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体系,实现分类管理、动态更新和快速调取,推进应急预案演练向实战化、常态化转变。旅游旺季前对重点企业、重点生产环节、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应急预案进行评估,6月底前评估各类预案743件。重新修订《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局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(部门预案)》,有效推进应急决策科学,应急指挥高效,应急处置有序。
三是深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。进一步加强军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建设,加强军地应急救援协调联动,强化专业应急救援力量,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发展,优化全市应急救援力量布局,推动形成“就近调配、快速行动、有序救援”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。开展社会应急力量救援能力摸底,将我市蓝天救援队等3支社会应急力量纳入“大应急”体系。印发《关于健全完善秦皇岛市军地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机制的通知》,充分发挥解放军、武警部队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。统筹优化各类应急救援队伍2623支队伍62305人,可随时参与救援行动。
四是深化应急物资储备建设。加快推进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中心项目建设,全面提升应急救灾物资的保障能力。加强全市应急救灾物资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储备,完善救灾物资协同保障协议,为做好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提供有力支撑。开展防汛物资普查,及时补充防汛应急物资配资平台提供咨询,与市第一医院等5家医院签订救护车代储协议,与26家企业签订社会储备协议。目前,市级物资库储备了225个品类,2377.59万元防汛物资,县级防汛物资储备1003万元。进一步落实落细物应急资储存管理措施,做好物资保养和库房维修。
富牛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